丁湘看过了状纸,又递给袁三通看,袁三通读着状纸上的一字一句,发现大半晦涩不明,动不动就引经据典。他虽然有说书的本事,但读过的大多是些白话话本,哪里看得懂这些,眼看丁湘没有异议,他点了点头又将状纸交还回去。
与东方弘同来的是之前去争鸣轩回报的那名清客,名叫姜瑥,是镇南将军府的幕僚,早年在北地做过刑名师爷,所以也能充作状师。
在这公堂之上,东方弘自持身份,不愿与人做口舌之争,所以一切问答基本上由姜瑥一人包办。
诉讼正式开始,双方讲述了各自意见。姜瑥一口咬定,袁三通昨日所说那回书是不尽不实的不经之谈,以下犯上,以民犯官,不顾朝廷体面,污蔑朝廷命官。
而丁湘则坚持袁大家所说句句有依可循,并不是无中生有,至于污蔑朝廷命官,更是无稽之谈。
交锋渐起,京都府外看热闹地百姓们议论不断,大多支持袁三通,觉得说书的艺人百十年间都是这么说过来的,三皇五帝说得,太上老君玉皇大帝说得,将军说不得?更何况,袁大家也不会如此不知轻重,去说将军的坏话。
宋临川见双方的状师你来我往地吵个不停,心头不耐烦,拍了两下惊堂木让众人安静,之后说道:“原告一再说被告污蔑朝廷命官,不知污在何处,蔑在何方?”
姜瑥拱手道:“这一点大人就要问这位袁大家了,毕竟我们公子身为人子,还能在大庭广众下重复对将军不利的言论?而学生受将军府雇佣,自也不能重复诋毁东家的话语。”
宋临川眼睛一亮,点指袁大家说道:“说的在理。那你说说,你昨天的那回书都讲了什么?”
此言一出,堂里堂外轰然一片叫好之声,门口的百姓没想到自己竟有如此好运道,来看个热闹还能顺便白听回书。而且还是袁大家的新作。众人一阵起哄,大赞“大人英明”。
袁三通无奈,只得从头说起,虽是青天白日。少了灯火的昏暗及口技艺人的烘托,他的功力犹自不减,吐字清晰沉稳引人入胜。
待说到“但与旁边那少年的气派相较,真是应了那句俗话,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便是今日的东方大将军也是萤烛难与日月争辉,只有自惭形秽的份儿”这句时,姜瑥出言打断:“此处是第一点,居然说将军‘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这是何意?”
门口的百姓正听得兴起,被他打断后是嘘声不断。
坐的高高的宋临川正听得带劲,不自觉地接了句:“那少年是谁?可就是林大人?”话一出口,他才意识到自己失态了。轻咳道,“姜瑥,等袁大家说完你再说,你自己记得点,等这回书说完一条一条和他对质。”
姜瑥见宋临川虽然沉醉在这回书中,却没有过分偏袒那袁大,还肯给自己算总账的机会,这才应了声“是”。
没有人再出言打断,袁大家的讲述在一片静谧中,不断地继续。堂里堂外的人都听得津津有味。
就连林雨霖,先前虽然一口咬定她外公的事迹已经听腻了,可听了半回书也不由得心潮澎湃:原来外公年轻的时候就是这么强硬的了?而他被贬交州是因为受人牵连吗?可我从没听外公抱怨过一言半语。至于什么丹师,什么丹药的。更是听都没听他提及过。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