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得不承认,咱们的泽东主席确实是一代伟人。
姑且不论这几纸文章最后确实骇退了老蒋和胡宗南的数十万雄兵,毕竟这是马后炮。只说当时下定了以“几纸文章”对抗“数十万大军”的这份胆略,就值得所有人佩服。
你老蒋不是想灭我么?那就来,谁怕谁啊?
可别小看这种气势,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够具备的。
想当年,三国时候,曹操一统北方之后,睥睨天下,气贯长虹,准备南下统一全国时,发给孙权的公文是这么写的:“近者奉辞伐罪,旌麾南指,刘琮束手。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
看看,方与将军会猎于吴,多么充满霸气、舍我其谁。事实证明,就算是被曹操赞为“生子当如孙仲谋”的吴国之主孙权,也着实被吓住了。对于要不要抵抗,很是犹豫不决,
那时候,吴国分为两派,长史张昭主降,都督周瑜主战。赞同张昭的人多,附和周瑜的人少。诚然如孙权这样的雄主,也难以权衡。后来,在周瑜追入厕所的力劝之下,才定了主战之意,联合刘备,一把大火把曹操的连锁战船烧了个精光。
所以,虽说头发差点儿被孙权都给烧没了,但曹操的霸气还是值得肯定的。更值得称道的是,曹操展露这样的霸气,可不只这一次。
在此之前,大将军何进当朝,十常侍乱政。何进与袁绍商量,想召外兵入京勤王,“召四方英雄之士,勒兵来京,尽诛阉竖”。可是,在曹操看来,这纯属多余,“但付一狱卒足矣,何必纷纷召外兵乎”。
也就是说,在曹操的眼中,对于这些乱政的宦官,只需要依照国家法令,将他们投入监狱即可,用一个狱卒即能统统搞定。何必要召外兵入京,引狼入室?
由此可见,曹操的法治思维早而有之,而把握住关键点,举重若轻、一击制胜的豪气也确实值得称道。
可是,何进、袁绍因为没有这样的豪气,也没有把握关键点的能力。所以,他们不听曹操的建议,执意下令召集外兵入京。结果,引发十常侍作乱,将何进诱入宫中,一刀砍了,还导致董卓入京,开启一段血腥暴力的黑暗史。
泽东主席在评价这一段历史的时候,对曹操所言极为推崇,作了批注:“奸在君王侧者,除之贵密、贵速”。
实际上,雄才如泽东主席者,对曹操整个一生,都是非常推崇的。他多次称赞曹操,在《浪淘沙·北戴河》中更是写道:“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再者,除了胆略之外,还要有能将这份胆略付诸实施的执行力。也就是说,放出“一狱卒足矣”的豪言只是一方面,但真正只用一狱卒解决实际问题,那才是真正的厉害。
回归这次应对“闪击延安计划”,泽东主席算是掐住了老蒋的死穴,既然你想“贵密”与“贵速”,那就让你“非密”、“非速”,看你如何在国人面前延续“团结一切力量抗战”的“领袖地位”。
事实证明,这个“死穴”抓得很准,不论是胆略,还是执行力,都堪称上之上,让自负“领袖”地位越来越巩固的老蒋相形见绌。
也正是这次“闪击延安计划”流产之后,老蒋对于泽东主席的胆略与执行力有了更为清楚的认识。所以,摩擦虽然不断有,但真正撕破脸皮,在抗战胜利之前,却不得不三思而后行了。
更要命的是,全国上下对于和平的共识,在此之后,越来越强烈。以致于抗战胜利之后,急于确定“登基”地位的老蒋,也不得不摆出一副和平的姿态,邀请泽东主席前来进行和平谈判。
当然了,这一次,老蒋的三道“恳切电令”,料定泽东主席不会来,最后又结结实实地被大无畏前来的泽东主席“涮”了一次。只不过,这就是后话了。
……
王亦选此时在电话里和唐卡提及“闪击延安计划”流产,就是想通过这段历史给这位被“逼上绝路”的“二号首长”提一个醒。
心领神会的唐卡,在脑子里迅速闪过“闪击延安计划”流产之事的前因后果之后,迅速有了答案,当即应了一句:“书记,我知道。当年,主席以几纸电文,让老蒋和胡宗南的数十万大军动弹不得。今天,咱们也可以用一篇文章,让这些个不怀好意、费尽心机的家伙徒劳无功、噤若寒蝉!”
“哦?”王亦选笑了,“你小子还有这等本事呢?说来听听,这篇文章打算怎么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