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就直接交给银钞寺并做账务处理就可以了。
这样朝廷就成了一只吞金兽,对于铜钱只进不出,市场上的铜钱包括金银当然就会越来越少,而百姓又必须使用某种媒介进行交易,没办法就只能选择新的纸币。
由此一来,经过了一个月的磨合,很多百姓和商家已经开始学着使用纸币进行交易了,使用纸币做买卖和平时的交易在开封市面上越来越多,铜钱的身影也越来越少了。
与此同时,应天府、大名府、洛阳府以及各路的治所所在地衙门,泉州、秀洲等沿海大的都市所在地衙门都先后开始推行纸币,用纸币换之前的交子。
另外用纸币发放地方官吏的俸禄和伙食银,并按照朝廷的要求,所有的纳税全部用纸币缴纳,不接受金银铜钱,以此强行推行纸币。
这项工作在各地推行的效果不大一样,总的来说在沿海地区受教育程度比较高的四个京师推行都相对比较顺利,百姓的反抗也大多是比较温柔的。
但是偏远地区和一些落后地区推行起来难度就比较大了,不仅是商家,连官府的官吏和衙役都拒绝接受纸币。
纳税的人也只交铜币,愿收不收。
只有交子的兑换倒是比较顺利,百姓手里都有很多以前的交子,既然可以兑换新的纸币和铜钱,几乎无一例外的都选择兑换铜钱,不兑换纸币。
有一些比较强硬的官府强力推行,由此引发了激烈冲突,一道道公文传到了京城。
赵桓接到了各个途径上来的奏折以及朝廷密探的举报,他马上召集李纲等财政大臣商议这件事的处理。
很快五个财政大臣到齐开会。
李纲和赵开是主张强力推行,对于暴力抗法者严惩不贷。
而赵鼎和梅执礼认为应该怀柔,可以温水煮青蛙,推迟取消铜钱流通的时间到年底,给一定的缓冲时间,不应该强力推行,以免激化矛盾。
而李若水则左右为难,一方面他认为应该维护朝廷权威,另一方面他也认为不能太之操之过急,以免引起民变,两边都有道理。
一个骑墙派再加两个强硬派和两个怀柔派,财政大臣一时难以抉择,于是都一起望向赵桓,等着皇帝最终决定。
赵桓说道:“不管是什么变革,只要是有可能激起内部矛盾,造成内讧甚至民变的都要暂缓推行。
朕说过,目前我大宋的主要敌人是金人,必须团结一致对抗金朝,避免内部纷争,为此朕的很多措施都没有推行。
现在看来有一些州县不愿意使用纸币,主要倒不是针对朝廷,而是被蔡京等人之前乱发交子给害苦了,所以情有可原。
不应该对他们动用武力强迫推行,应该采用鼓励的手段,并且让市场来慢慢的消化。
这件事朕倒有一个办法,看诸位觉得怎么样?”
赵鼎忙赔笑道:“官家的主意是极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