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多少有点诧异,李泰居然上奏章请求让李恪去掌管府衙,府衙现在是李泰在管,以前李泰、李承乾、李恪都曾经管过。水印广告测试 水印广告测试
府衙号称是小朝廷,下连着百官所有的衙门口,上直接连接皇帝的龙书案。坐镇京畿的权力可是不小。
府衙能接触到几乎所有类型的事务,处理的不好的还有皇帝亲自给予纠正,那是个锻炼太子的好地方。
太子要是翅膀硬了,什么事务都能处理得得心应手了,还有一个更高级别的位置,就是去洛阳,做东都留守司。
洛阳的地理位置比长安还要重要一点,非常适合居中控制全国。
李世民舍不得放李泰走,东都留守司让长孙无忌去做了,洛阳那么重要的地方,必须要放一尊大佛,不然镇不住。
李泰管理府衙是非常的顺手,干的好好的他竟然要把这个位置让给李恪。
府衙让李恪来管,从能力上说没有任何问题,但是从身份上说有大问题。李恪是皇族宗室,按规定是不能当官的。
李承乾是太子,他是可以管府衙的,李泰和李恪都只是暂代,而且当时他们都没有之官,在京城里锻炼一下是可以的。
现在李恪是从封地回来的,当然他还可以暂代府衙,但要是任命他为京兆尹,就不合律法了。
皇子即便到封地之官,也只是对当地有协理权,没有治理权,一切都是当地的官员说了算。
如果官员有什么大错,皇子可以直接报给皇帝知道,他们就是个互相制约的关系。
李世民平静的看着李泰,淡淡然的问道:“你觉得他合适吗?”
“合适,他有能力、有经验,完全可以做的很好。”
李泰当然知道李世民的问话是什么意思,他就慢慢的说道:“父皇大力推行的科举制,说到底不就是英雄不问出处吗?”
李世民瞄一眼李泰手上的奏章,那上面没有说让李恪先参加科举再入仕为官:“皇族宗室没有参加科举的资格。”
“不让他们参加科举,就是因为不想让他们当官。如果允许皇族宗室当官的话,那参加科举就不是事了。”
李世民轻轻的“哦”了一声,笑道:“你还知道不允许皇族宗室当官?”
“父皇对百姓都能做到一视同仁,只看才能不看出身,为什么对自己的宗亲反而不能了呢?”
李泰的眼睛黑白分明、清澈透底,洁净的一点杂质都没有。
李世民都看不出来他是天真还是傻,宗室和官员如果走的近点,难免他们之间的势力盘根错节,你就不怕他们会造反吗?
李泰还真不怕,李泰觉得让皇族宗亲都游离于官僚体系之外,才是更大的威胁,把他们纳入官僚体系之内,不是更好管控了吗?
李泰看父皇不说话,他就敞开了,直说道:“我知道这条法律就是预防宗室造反的,其实一个王朝能不能延续得下去,我觉得不在于有没有人造反,而在于造反能不能成功。”
“如果有良知的人,你不能感化他;有贪欲的人,你不能打击他;有才能的人,你不能给他施展才华的机会;穷凶极恶之辈,你不能镇压他,又没有宽松的政策让百姓安居乐业,我想不用谁造反,这个王朝自己就要无疾而终了。”
李世民就盯着他看了一会儿,没多说别的,只是问了句:“你是单纯的想任命李恪为京兆尹,还是想更改律法?”
李泰很认真的说道:“我想更改律法,但是我觉得有点难,就先任命吴王为京兆尹,只针对他一人一事就是个特例,反对的人应该不多,以后慢慢的再找机会更改律法。”
李世民其实也早有更改这条法律的想法了,皇族宗室不能当官,但是外戚却可以当官,这样长久下去,不可避免的就是外戚专权。
至于造反这回事,李世民都麻了,他亲身经历、亲眼目睹的造反事件都数不过来了。
造反只有镇压,很难预防,皇子造反、皇亲造反、武将造反、文官造反、土匪造反、草民造反,只要给机会,是个人都想造反。
“没什么难的,我说改就改了。”李世民平平淡淡的一句话,李泰猛然间感受到了来自天可汗的威武霸气。
看儿子眼中那真诚、震惊又包含着崇拜的目光,李世民顿时感觉挺骄傲,身子都不自觉的向上挺了挺。
第二天早朝,李世民直接就宣布了更改这条法律,并且直接任命李恪为京兆尹。
李恪还没睡醒,宫里就来人通知他上朝,把他吓得早饭都没吃,心突突的浑身发软。
他一个无官无职的人,有什么必要上朝?他每天就在三王府里花天酒地,什么别的事也没干,难道过的太奢侈了,又被人弹劾了?
他满腹狐疑的站在李治的身...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