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东阿城破,巨野伯孟海通叛乱的消息迅速传播。
他如今据有济州以东,隔壁齐郡的长白山叛军趁机与其会合。
倘若再算上登、莱二州,如今山东之地的义军已经从沿海蔓延至腹地。
曹州方面加紧了乘氏和离狐的布防。
薛褒手中兵力不充裕,他一面在州中征兵,一面开始向河东薛氏的老家要人。
……
朝堂
大黄门手里捧着圣旨,面向下方百官,宣读两封圣旨。
其一,册封贵妃宇文氏为皇后。
其二,立皇长子孙沐为太子。
如今前线战事焦灼,南方士族的领袖大多掺和到叛军之中,朝堂上自然以北人士族为首。
北人之中,又分别以丞相杨度和左卫大将军宇文玄分庭抗礼。
随着江东世家陆续出局,宇文玄与杨度的联盟逐渐有了终结的趋势
不过大皇子立储,是双方事先约定好的,并没有招致什么反对。
静帝坐在龙椅上方,望着下方泾渭分明的两派朝臣,微微颔首。
虽说如今北人稳居上风。
可宇文玄和杨度之间相互牵制,姑且也算避免了一家独大的局面。
“而今储君既立,国朝安稳。朕有意御驾亲征,平息江东乱贼的叛乱。以太子留朝监国,你等可有异议?”
此话一出,左卫大将军宇文玄立即出列。
“陛下龙威浩荡,倘若一举亲征,定然可以横扫四方。”
其余依附宇文玄的大臣同时出列,冲着这个架势,显然是事先约定好的。
宇文玄那老匹夫肯定没有鼓动陛下亲政的胆子。
这么一想,答案就很明显了。
杨度想到这,不由皱起眉头。
他能明显感觉到,自己似乎不如宇文玄更得陛下信赖。
这等涉及国朝根本的大事,静帝直接绕过他,和宇文玄合谋,其中的意味值得深思。【1】【6】【6】【小】【说】
杨度的神色几度变化。
其余北人臣子的脸色也不太好看,他们齐齐看向杨度,准备跟在杨度后头,阻拦宇文玄一行。
下一秒。
杨度穿着相袍出列,刚抬头就对上静帝略带玩味的眼神。
宇文玄见这一幕,不由屏住呼吸,似乎是期待什么。
“老臣赞同陛下出征!”
杨度的一句话,让朝堂上下齐齐楞在原地。
北人臣子皆投来疑惑的目光,以为杨度是不是老糊涂了。
静帝却不管这些,他点点头,再度看向下方臣子:“诸位爱卿可有异议?”
群臣:“陛下英明”
……
御驾亲征的决定已然立下。
昔日东吴各支精锐连夜调动,云集建业的方向。
丹阳青巾,交州义士,敢死、解烦、无难、马闲……
一支支此前没有入场的精锐,在静帝的一纸号令之后,从天南海北赶来。
凉州,泾阳
唐国公府
李定边放下手中的圣旨,神情愈发古怪。
他望向一众幕僚,吩咐左右将圣旨传递下去。
“静帝要本公率兵出关,前往山东平叛。”
京兆韦氏的韦仁宽立即附言:“公爷,这可是天赐良机。我京兆韦氏,已经做好准备。”
此话一出,京兆杜氏的杜无明也连忙出声:“韦老鬼你可别抢功,我杜氏也准备好了!”
其余关中大族踊跃附和,纷纷表示自家的部曲和族人已经到位。
一旦凉州兵马前来,立即可以奉城投效。
他们等这一刻已经太久了。
要知道,在孙吴之前天下的中心一直是长安,关中大族也能极尽尊荣。
可自打西凉覆灭以来,他们关中各族受到朝廷压制,再无法如以前一般扩张势力。
上百年积累下来的不满,让他们将改变现状的希望全部倾注在唐国公府上面。
李定边听着下属们慷慨的言辞,做了一个“稍安勿躁”的手势。
“本公与幽州罗燕时常往来,不过眼下东突厥与朔方交战,不可不防。本公有意北上回援朔方,让世子出关平叛,诸位以为如何?”
在场的都是人精,听到李定边这么一说,脑子里顿时闪过上百个念头。
世人皆知唐国公世子最受信重,并没有旁的兄弟会影响继承爵位。
正因如此,倘若他日唐公能成大业,世子有极大的机会荣登大宝。
现在追随世子,似乎也不错?
况且,唐公也只是北上对抗突厥,等到山东叛乱缓和,肯定会回来主持大局,并不...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