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没好气的看着傅元令,“这是你们要尽孝心,怎么还能算计朕的墨宝?”
“大乾百姓无人不想瞻仰您的墨宝,见过您字的多,可是您的画那是万金难求。”傅元令真心实意的说道,陛下太忙了,整日忙着政务哪有时间泼墨作画,“您每画一处风景,儿媳跟王爷就复原一处,就为您的墨宝蜂拥而来的人就足够儿媳回本了。所以,这万景林儿媳只是出力,最终靠的还是父皇。”
皇帝心想小九媳妇这马屁拍的真是令人觉得舒适!
做生意的个个油嘴滑舌,真是一点也没错。
皇后看了陛下一眼,放缓声音说道:“这倒真是个好主意,说起来臣妾这一生也没出去看看,若是建成了万景林的确是令人大饱眼福的好事。不知道多少百姓因此受惠,陛下主导此事,这也是惠及子孙的善事,必能流芳百世。”
哪个皇帝不爱名,便是皇帝这样务实的人,也不希望自己百年之后后人会忘记自己。
他又看了傅元令一眼,真是人有多大胆,钱有多大产。
“你还没说怎么赚本钱,这要是拿着万景林做什么不妥当的事情,朕不会同意的。”
“老头,你怎么能这样说,我媳妇是那样的人吗?你这话有点伤人了。”肖九岐替媳妇委屈。
傅元令倒是不觉得陛下这话刺耳,说明陛下是真的为百姓着想才有此一问,就笑着说道:“做生意就怕没人,人来了生意就来了。不说衣食住行这些小事,只说万景林建成之后,儿媳会在建造之初就建一批各式会馆。读书人聚会的同乡同年同窗会馆,生意人谈生意的会馆多了去了。”说到这里看着陛下一笑,“若是父皇心疼儿媳赚钱少,倒不如将太学迁址到此处。当然学舍由我来建,届时儿媳广邀天下名儒讲学,为我大乾培养更多优秀的学子。”
士农工商,士为第一。
凡事,一旦书生响应,支持,并能长久的驻扎,此地必成福地。
好比岳麓书院,只一座岳麓书院就养活了山下几个镇子上的百姓。
竞春舫为何到今日依旧繁盛不衰,就是因为各式书会络绎不绝的举办。凡是读书人到了上京? 必去之地就是竞春舫的书会。
皇后闻言抿唇轻笑,但是一个字也不说。
皇帝木着脸看着傅元令,所以说他的眼皮一直跳是有理由的!
肖九岐听着媳妇提及太学? 就忍不住看着他父皇说道:“那个国子监正徐范的事儿您忘了?一个国子监他都能监守自盗? 我瞅着太学分出来更好。”
大乾的国子监与太学跟前朝不同? 前朝都是达官贵人的官学,声名赫赫。
但是大乾建立以来,为了能让贫寒子弟有机会进入更好的学堂读书? 所以将太学分化出来? 专门收取寒门子弟读书。国子监多是勋贵官员之子,太学则相反。
这也是傅元令提及将太学迁址的原因,国子监她是一个字也不提的。
傅元令想着想又说道:“书生读书花费甚巨? 不说束脩? 便是一年四季笔墨纸砚就是不菲的开支。若是太学能迁址万景林? 至少万景林这边还能给学子们提供赚钱的差事? 多少能自给自足补贴一二。”
皇帝这就心动了? 天下学子那么多? 只靠着朝廷救济不是常态。
但是能有机会让这些学子自...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