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八卷 第二十一章 买官卖官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纳捐得官,光宗耀祖,隆庆开海之后这种方式是比较流行的,因为大家赚取巨额的利润之后都希望得到相应的地位,而商户的地位很低,官绅的地位却是最高的。

    这种方式在万历朝达到了巅峰,很多商户都踊跃纳捐,出个十余万两甚至几十万两,将一代人甚至几代人都变成官绅籍的大有人在。

    但是,到了天启朝,特别是魏公公掌权之后却没人敢纳捐了,因为魏公公带领的那帮贪官污吏实在是太可怕了,一旦让他们知道你家资巨万,他们就会明目张胆的来强取豪夺!

    一个黄山吴养春案,几乎将徽商的发源地徽州变成了人间地狱,贪官污吏蹲点徽州,强取豪夺,大兴冤狱,肆意欺凌徽州商户,不断搜刮民脂民膏,大有不将徽州所有商户的钱抢光不收手的架势,吓的大量徽商出逃,背井离乡,连家都不敢回,吴家更是被安上东林幕后金主的罪名,差点被灭了族!

    出了这种事情,谁还敢纳捐,你敢纳捐,不是摆明了告诉朝中的贪官污吏,你很有钱,引诱他们来强取豪夺嘛,自己被害死还是小事,别牵连家人,牵连族人,牵连父老乡亲啊!

    所以,天启朝出了个黄山吴养春案之后,大明的商户与朝廷之间的关系降到了冰点,他们哪怕再有钱,哪怕让银子放家里发霉,都不会捐赠一两银子给朝廷,崇祯哪怕穷的尿血,都没有一个商户会搭理他。

    说的不好听一点,他们宁可资助建奴,与虎谋皮,也不愿意跟朝中这帮贪官污吏打交道,因为这帮人比建奴凶残多了!

    当然,张斌来了之后,这种情况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观,至少在福广,商户愿意出钱资助原来的福建巡抚,福广总督张斌,因为张斌不是贪官污吏,而是为国为民的好官,而且他信誉相当好,你捐了银子,他就能让你获得好处,他还能保护大家不被贪官污吏盘剥陷害,甚至,他离开福广之后,大家还能在地方官员和屯卫驻军那里获得帮助,这点,他做的相当好,大家可以放心大胆在福广赚钱,压根就不用担心贪官污吏会来强取豪夺。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他一发出号召,四大商帮的大商户基本全来了,不为别的,就为了报恩,做人不能忘本,是张斌让他们赚了这么多银子,现在他组织大家捐献粮饷,这钱,得出。

    不过,这次募捐还真是一波三折,跌宕起伏。

    先是太子殿下和太子太师张斌一起设宴款待大家,给足了大家面子;

    然后张斌又说出个一千多万两的天价粮饷,把大家都吓了一跳;

    最后张斌又抛出个《纳捐助饷法》,告诉大家,只要你出钱,连正五品甚至是正四品的朝廷大员都买的到!

    这话,如果是其他官员说出来的,大家绝对会嗤之以鼻,想骗大家的钱,做梦!

    但是,这话是张斌让人当众宣布的效果就不一样了,大家都相信,这绝对是真的。

    一时之间,下面所有大商户都激动的面红耳赤,银子,他们有,甚至,一个大商帮凑出一千多万两银子都没有太大的问题,问题是这银子花的值不值。

    如果白出钱,大家可以给张斌面子,每人拿出几万两来,权当时报恩了,想让他们每人掏出十多万甚至几十万两来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这《纳捐助饷法》一抛出来就不一样了,花钱竟然能买到大官真的出乎大家意料之外。

    五十万两买个正五品的朝廷大员,值不值?

    一百万两买个正四品的朝廷大员,值不值?

    值啊,简直太值了!

    商户,在大明是一个最畸形的社会阶层,他们有钱,却没有地位,他们不能穿绫罗绸缎,不能住豪宅大院,不能坐轿子出行,甚至连教司坊官办女支院他们都没资格出入。

    虽然到了明朝中后期,这种限制已经有所松动,商户只要不到处炫耀,你穿绫罗绸缎,住豪宅大院,坐轿子出行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但是,这些都是有前提的,前提就是人家不跟你较真,一旦碰到贪官污吏要跟你较真,就凭这些事都能整得你倾家荡产!

    他们急需获得社会地位,培养后代去考科举获取功名甚至是纳捐买官盛极一时也是因为这个原因。

    就算是以前,他们纳捐最多能买到个七品以下的散官,也有很多人趋之若鹜,因为有了官职在身,他们的社会地位就不一样了。

    想穿绫罗绸缎,随便穿;

    想住豪宅大院,随便住;

    想坐轿子出行,随便坐;

    想去教司坊官办女支院,随便去;

    不说县太爷在自己面前要低头,至少那些什么九品芝麻官甚至是不入流的小吏是不敢在自己面前张狂了。

    还有,能在族谱上记一笔,某人某年出任中书舍人或者光禄寺大使什么的,这本族谱的含金量就不一样了,那真叫一个光宗耀祖啊。

    现在,张斌竟然告诉他们,连正五品、正四品的朝廷大员都能买的到,这是什么概念,连县太爷都要跪在他们面前叫大人,连知府大人都要以礼相待,跟他们平起平坐!

    还有,在族谱里面记上一笔,某人某年出任光禄寺少卿又或是太仆寺少卿,这还得了,这已经不是光宗耀祖的问题了,这是要光耀后世,被自己的子孙后代传颂啊,我某某老祖宗是光禄寺少卿,我某某老祖宗是太仆寺少卿,这话说出去,多有面子。

    因此,陈子龙刚把《纳捐助饷法》念完,整个场面都有点失控了,下面的大商户都不顾礼仪,激动的讨论起来。

    “老王,光禄寺少卿你要不要,你不要的话先借我点银子。”

    “老赵,我金陵哪家店面你要不要,要的话我马上盘给你。”

    “老周,我想捐个太仆寺寺臣,上个月那笔货款你帮个忙,赶紧给我结了吧。”

    这家伙,要是崇祯坐上面,非发飙不可,你们当朕不存在是吧,这么大声喧哗。

    朱慈烺却不一样,他没有任何不悦,这会儿他正一个劲的问张斌,能筹集到多少粮饷呢。

    张斌相当的淡定,因为他知道,这粮饷肯定能凑齐,他舅舅黄鹏和表舅...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