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二年,六月十三日,这绝对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卢国公府发生了一件大喜事,卢国公失散十年的女儿终于被找到了!
两百多个家将排成两条长龙,两个便宜哥哥打前阵,象征国公府仪仗的东西都背拿了出来。车架由四匹清一色的枣红大马拉拽,天子驾六,诸侯驾五,卿四,大夫三,士二,庶民一,此乃周礼,老祖宗留下来的规矩,国公爷的夫人也是有封号的,出行四匹马也是在规制内。
裴翠云因十年前丢失了女儿,思念成疾,这会儿找到了女儿,本不算讲究排场的她,这回下足了血本,早早就准备好了,在看到襁褓那一刻,她便断定这是自己骨肉无疑。
国公府唯一的姑娘找到了,既然是回家当然要办得热热闹闹地,夫君那边已是快马加鞭地去通知了,如果陛下开恩,也许会允许他从战地回来,看一看这走散多年的女儿的。
杨晓然如刘姥姥进大观园一般,她虽来大唐多年,却从未来过长安,也未好好逛过古代街市。当长安城高大雄伟的城墙入目时,饶是她前世见惯了高楼大厦,也不由地心神激荡,为古人的智慧与创造能力感到由衷的敬佩。
这古老的建筑很能引发人的瞎想,只要想着此时落后的生产力,在缺乏机械器具的帮助下,能建造出这样的大城,除了敬佩就只剩下感叹了。
后世的长安杨晓然没有去过,这个时代的长安却让她窥得一丝唐人的精神风貌。
大气,开放!
只是入得城内情况却又有些不同,三十八条主街道修得又宽又直,通往皇宫的那条主街道更是骇人,居然比后世的八车道还要宽敞上许多,此时正值未时,日头虽大,却挡不住出行人的热情,纷纷朝着东西两市的方向奔波着。
只是在这片匆忙中杨晓然却看到了一丝异样的场景。
“娘,这,这些店铺为何没有门?”
“可怜的儿,长这么大竟是没有入过城镇么?”
裴翠云眼中充满了怜爱,看杨晓然这般“无知”,心里又愧疚上了几分。
杨晓然脸色有些发红,说起来她还真没入过大唐的城镇,以前是太小,师父不让她轻易下山,最多也只能跟着师兄去山脚下玩会儿,小青山在两个县的正中段,两头不着落,她人小腿短,即使师父故去后,当家作主了也未离开过小青山,都是让师兄去采买东西的。
“在咱们大唐,除了衙门或者三品公卿大臣外,这门不可对街而开,这是规矩。”
“哦……”
杨晓然低低应了一声,忽然有些索然无味了。果然是处处压制人性的封建社会,门朝哪开都这多讲究,这看似繁华的城市中,那规划整齐的一个个坊间阻断了人们基本的交流,那些高高的坊墙不仅仅只是一堵墙,而是庶民与上位者巨大的隔阂。
微微叹息了一声,放下窗帘,再也没看了的兴致。
见杨晓然兴致低了下去,裴氏不由担心地问道:“小娘,你怎么了?你不喜欢把门开在后头?没关系,咱家的门是对街而开地。”
“没,没有……”
杨晓然低低应道,想了一会儿,还是忍不住说道:“娘,您不觉得这街道两边没有门窗看起来怪怪地么?若是做生意的,这门就该当街而开,招揽八方众客才对呀!”
“呀,想不到我儿还是个才女,当街而开,招揽八方客,说得真好!”
裴氏赞了一句,随后又低声道:“这话跟娘说说也就罢了,可不敢去外面说,你阿爷就是浑人,每次出去娘就担心他惹祸,你可不能学你阿爷。”
“哦,我知道了,娘……”
杨晓然感到了代沟,便也不再纠缠这话题了,又探出头,看着前头骑在大马上的二哥,三哥,再缩回来看看裴氏,心里暗暗想道:“自己一**丝,能适应这官二代的生活么?”
好在,憨牛与鼻涕跟来了,说起来,在这大唐,他们可是比便宜亲人更像自己的亲人,虽然嫌他们麻烦,吃得多,可不得不承认打小一起长大的情分还是很深得。
想起憨牛与鼻涕就在后面的车上坐着,杨晓然安心不少。
她已经想好了,若是在国公府过得不习惯,或者遇上危险神马地,拼着空间暴露也要把两师兄带走,大不了以后不让他们出来了,反正他们最大的爱好就是吃,空间里山清水秀的,还有那么多吃得,总比在外面舒坦不是?大不了自己再抓些猫猫狗狗的小动物陪伴他们。
嗯,就这么办!
打定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