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术流的徐客先开口道,“唐董这又让我大开眼界啊,这部电影看起来没有多少CG特效,但是论视觉效果绝对比大部分特效大片强多了!”
冯晓刚颇为赞同地点点头,“《星际穿越》和《明日边缘》不一样,特效运用的不多,除了IMAX胶片的效果之外,剧情也在不断地引导观众的心态,结合恰到好处的特效。”
唐安道,“二位过誉了,其实全片除了太空和黑洞之外,基本上没有数字特效,大多都是实拍加物理特效,后期再做些处理。”
两个半小时的片子才刚刚两亿的成本,这还是相当一部分费用用在了IMAX设备和胶片上,要不然用35MM胶片转制成IMAX版本的话成本会非常低。
主要就是人工费,国内和北美相差巨大,同级别的特效人员工资差不多比北美低个四五倍。
不过唐安用的人多,反正人工便宜,再多人都用得起,北美五百人做大半年,他一千个人做大半年,力求效率和质量。
能做好就尽力做好,不至于像《花千骨》里那个P上去的包子那么假。
张一谋道,“其实最好的地方还是用70MM胶片拍出来的效果,比35MM胶片的效果明显还太多。”
张一谋自认为自己在摄影、美术上面独一无二,不管是内地的陈凯哥、香江的徐客,还是那个学国画出身的李仁岗,都远远不及自己。
唐安的电影也就是故事和特效做的好,在画面上张一谋一直都很有信心。
但是今天看了这部《星际穿越》,他才发现自己最引以为傲的地方也没有太大的优势了。
70MM胶片拍出来的感觉,在分辨率和质感上完爆35MM胶片,放在IMAX银幕上,几乎可以抹平美术、摄影上的差距。
或许自己也可以拍一部胶片IMAX电影?
张一谋心里闪过一个想法,以他的美术、摄影功底,如果用70MM胶片拍摄的话,那绝对有很大的加成。
几位就是以一个导演的身份在探讨电影,不掺杂其他的东西。
都是国内最顶尖的那一拨导演,在专业能力上那是没的说。
......
宴会结束之后唐安便回了丽宫,这个时候距离首映结束已经两个小时了,网上已经有少量新闻和影评出来。
没有提前场,没有点映,今天晚上这场首映还是第一场,影评很少,根本看不到几篇。
毕竟电影有太多东西可以写了,每个角色都可以深入挖掘,许多台词、戏份都是铺垫。
倒是一些千篇一律的新闻一大堆。
“今日,著名导演唐安执导的最新科幻大片《星际穿越》在京城科学技术馆举行盛大首映礼,现场座无虚席......”
“直击《星际穿越》京城首映礼,现场场面火爆!”
“年度最好电影,《星际穿越》首映现场反响热烈,数百人齐声鼓掌。”
这种每部电影都能用到的新闻一大堆,挂在几大门户网站的头条,再配上几张图片,有用的信息几乎没有。
也快12点了,唐安去糯米电影看了看预售的数据。
暑期档糯米电影本来只准备了1亿票补,就是之前那笔款子到账后拨过去的。
不过淘票票据说砸了1.2亿,微票票砸了8000万,猫眼电影丢进去7000万。
四家票务平台全部参与了这场暑期盛宴,格瓦拉这些以前的平台也加入进来。
这个时候烧的就是钱,谁烧的多,用户就多。
面对几家的竞争,唐安也就干脆再出了5000万,一共砸下去1.5亿票补。
几家大大小小的平台加起来扔进去超过4.5亿,主要还是他们四方的竞争。
看起来挺多的,不过这是七、八两个月的钱,平均一个月两亿出头而已。
这还是暑期档热门档期,今年贺岁档12月再烧3亿,国庆档烧两亿,也不到十亿而已。
算上明年1月的贺岁末尾和春节档烧个三亿多,一年15亿根本不算什么。
原本15年一年几大平台就烧了40亿,导致那一年的票房涨幅达到了恐怖的49%,全年440亿。
40亿烧完的结果就是,网票已经占到了总票数的70%,前十院线里网票占了80%。
市场瓜分的差不多了,大家很默契地歇歇了,16年只烧了15亿。
最直观地表现在票房上,16年全年票房只有457亿,涨幅只有可怜的3.7%,创造了十多年来最低涨幅。
14年全年三部十亿票房的电影。
15年烧了40亿,烧出八部十亿,三部九亿。
16年只烧了15亿,结果原形毕露,只有十部电影破十亿,一部破九亿,几乎没有增长。
糯米网烧完暑期档的1.5亿,基本稳稳占据市场份额第一位。
不过四家平台竞争,推出的时间差不多,各有优势,差距也不会大。
得益于这数亿的票补,暑期档众多电影预售票房都大涨一截,《星际穿越》光是明天的预售票房就达到了3100万之巨,这还只是明天一天而已,预售总票房前天就破亿了。
虽然跟几年后没法比,不过这个数字已经足够吓人了,多少大片首日都没有这个数字。
也是因为片长拖累了场次,否则还能更高。
不过这3100万包括了午夜12点的零点场,零点场就要等院线那边统计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