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青花鸡心碗,顺手拿起来看了看。
每个人逛摊问话的习惯不一样。比如很多人看上一样东西,喜欢先拿别的指东打西一番;还有的人呢,喜欢先拿看上的东西问,价儿不合意,再拿看不上的干扰。
冯青山有个习惯,这习惯不太好,就是一边拿起东西,还没看透呢,一边顺嘴会问上一句:“什么价儿?”
当然,这个习惯虽然不好改了,但还不算毛病。因为他不轻易还价。
问价之后摊主给价,没看懂就轻易还价,这才是毛病。
人家摊主已经说了个价儿,你要不想买,最简单有效的方式,就是这么说:“又仔细看了看,不喜欢!”不喜欢,这个东西谁也不能勉强,不喜欢当然不要了!你要是说因为有毛病或者怀疑不老,摊主还会跟上一堆话,麻烦。
但是有的人,他偏不这样,他会还一个自认为摊主无法接受的低价,然后让摊主摆手说不行。但是,有时候你觉得是低价,没准儿摊主就同意了。你买还是不买?不买,你耍人哪?有时候摊主较真,都不容易走脱。
瓷都的古玩市场上发生过一件这样的事儿,和问价儿有关,最终竟然闹出了血光。
当时是有个外地游客,算是古玩爱好者,不过入行不深,很多东西算是似懂非懂,来瓷都逛古玩市场。在一个地摊前,看到了一件定窑白釉大碗,有一眼。
这人就用脚尖虚点了一下这只碗,“多少钱?”
这的确是太不懂事儿了,你问价就算不蹲下和摊主平视,你也不能拿脚尖点啊?
摊主是个四十多岁的坐地户子,老练,没拿这个说事儿,却站起身来,平视游客说道:“这可是定窑白釉,少了二十万不卖!”
这游客一听,嘿,地摊上还能出这价儿?本来拔脚想走。摊主却一直盯着他,追问了一句,“你说多少钱合适?”
“我看,两千吧!”游客回了一句。
两千,不算个小数了。其实,就是这游客就是回二十,摊主也挑不出毛病来。可问题是,这摊主一开始开得太高,无形中在心理上影响了游客。而且,他之所以问,也是觉得这东西不错。
摊主一下子就逮住了这个机会。你以为你拿脚这么点点,就能这么轻松过去了?二十万就是冲你喊得,追问出价也是顺着这个来的!
“好!拿走吧!”摊主干净利索地说道。
这下游客傻眼了。一时没说出话来。
摊主把东西包好,递向摊主,“掏钱!两千。”
“你说两千就两千啊?”游客咽了口口水,终于说道。
“两千是你说的!”摊主突然提高了声音。这时候,旁边接着冒出了两个壮汉,站在了游客身边。
“怎么着?还想在这里耍人玩儿啊?你自己还的价儿,谁逼你了吗?”其中一个壮汉叫道。而另一个壮汉,则活动了一下手腕,一言不发。
游客也不算笨,想了想,认栽了,从手包里拿出了两千,点给了摊主。
当然了,他心里有气儿是难免的,临走时,低声骂了句:“土匪窝!”同时心里打定主意,特么的待会儿就去报案,就说摊主敲诈,有民警在,估计退东西拿回钱还是有戏的。
他想的是不错,当时忍了,接着去报案,也是个好办法。可是他不该叫那声“土匪窝”。一听这个,摊主立即叫道,“你说什么?”接着,两个壮汉又把他夹住了。
“没什么,没什么,我说我以后得上心学!”游客连忙说道。摊主这时候也是来劲了,竟然上前拍了拍游客的脸,“以后长点儿记性,别没事拿脚对着宝贝!”
这一拍,结果拍出了大事儿了。这游客本来就憋着气,这种欺辱之下,再也憋不住了。他钥匙扣上,挂着一把折叠小刀,不长,十公分左右。他一下子从腰带上解下钥匙,起开小刀,一刀就捅在了摊主肚子上!
不幸中的万幸,这刀只捅在了肠子上,最终算是没闹出人命。可是这事儿闹的!本来就是一买一卖的身份,最终一个重伤,一个进班房。
当然了,冯青山没那个游客那么不懂规矩。他问了价儿之后,摊主应得也不低:“十万!”这一听,冯青山没有再还价,而是拿起手电筒仔细看了起来。
唐易不用手电筒也看明白了,这是件高仿!不过,冯青山不是新手,他比较放心,而且正在用手电筒仔细看呢。所以唐易也就没多嘴,就在这旁边观察着摊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