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称天险的壶关被攻陷了!
傍晚时分,当文丑率五百白马义从悍卒杀入轱辘城中的时候,那些守军们惊得目瞪口呆,几乎怀疑来的不是白马义从,而是天兵天将下凡。
而更为荒谬的是,守将夏昭和邓升两人,没有公孙白想象中的大惊失色,高声喝问“敌军从何而来”的画面,因为他们居然在醉酒之后,被两名遭他们蹂躏的山里姑娘,拔出他们的佩剑将他们击杀,死得稀里糊涂。
如此一来,五百名神勇的白马义从,手持缳首刀和连弩,在轱辘城中如入无人之境,敌军虽然十倍于己,却像一群被美国大兵开着悍马扛着冲锋枪追赶的伊拉克民兵,根本毫无还手之力,只能四散奔逃,再无战心。
不过一个时辰,轱辘城关门大开,关楼上也插上了那杆绣着“大将军公孙”五字的大旗。
而此时,在关外的一万四千多名精骑刚刚整顿行装完毕,便得到了轱辘城破的消息。
……
然而过了壶关,并非就是一路通途,横亘在公孙白之前的还有屯留境内的三垂冈,不过袁谭做梦也没想到公孙白会如此之快攻下壶关,所以在壶关之后的三垂冈部署的守军并不多,眼见得壶关都破了,守将望风而逃,倒是省了公孙白一番手脚。
突破崇山峻岭的公孙白,率着一万五千精骑突入并州平原,这些马背上武勇无敌的悍卒终于有了用武之地,如同虎入山林,龙游大海一般,一路横扫,途中的余吾、铜鞮、襄垣等城守将听闻公孙白大军来袭,二话不说便开门投降,使得公孙白一马平川直逼晋阳而去。
得到消息的袁谭,大惊失色之下,一边令辛毗和辛评兄弟率军守住长平一带,誓死抵抗。
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长平之战已经数百年了,当年坑杀赵军降卒四十万而令人触目惊心的杀谷,仍然浸透着萧瑟的战争气氛。
而辛毗所守之地,正是历史上长平之战之地。防线西起骷髅山、马鞍壑,东到鸿家沟、邢村,宽约十公里;北起丹朱岭,南到米山镇,长约三十公里,东西两山之间,丹河两岸的河谷地带均有重兵把守。
把守之地三面环山,丹河从北向南纵贯全境,这里崇山峻岭,地形险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而辛评和辛毗之所以选择此处防守,其一是因为这里是攻入太原的必经之道,更因为这里仍旧有百里长城(又称秦垒)、营防岭、空仓岭、白起台、骷髅山、将军岭、廉颇屯等许多遗址遗迹尚存,只要稍加修葺便成了雄关要塞,防守极为便利。
尤其是当年秦军为断绝赵军的粮道和援军而修筑的长城,西起丹朱岭,经关和岭、羊头山,到陵川的马鞍山,蜿蜒曲折百余里,更是可为坚守之屏障。
这一战对袁谭来说,根本不容有失,一旦此地攻破,所谓兵败如山倒,他便只能困守晋阳城了,这是他不愿意看到的。
所以他几乎动用了全部兵马,包括嫡系兵马和临时强征的民兵,总数达到了四万余人。公孙军骑兵,天下无敌,但是骏马的优势在攻山之战中的作用是为零的,没有了野战的冲击力,公孙军再强也不可能凭借一万五千人攻下四万人坚守的要塞,所以袁谭还是很自信的。
此时又已到了秋冬之际,只要坚守一两个月,到了风雪纷飞之时,便是公孙白退军之时。
袁谭明白这个道理,公孙白也明白,而公孙白不只是急着要破此地,击灭袁谭,他的真正目的是挥师北上,横扫匈奴,解救于水深火热之中的汉人,相比来说,他与袁谭的个人恩怨反而淡了许多。
而且更为重要的一点是,他的兵甲系统已经许久没升级了,一统并州之后,他便可再升一级了,铸造更高级的兵甲。
*****************
中军大帐之中,公孙白的沙盘上一面面小红旗插满了各处山岭峡谷,包括那雄骏的秦长城,余下的几面绿旗虽然数量最少,可是却统统插在最高处。
公孙军纵然下了战马,但是武力明显高于敌军,再加上训练有素的配合,高昂的士气,还有那精良的装备,面对兵器都凑不全、大半兵马为临时拼凑的并州军,再辅以投石车、连弩、大黄弩这些强大的攻击武器,使得险峻的长城都已被攻下,那些低矮的敌寨,自然也不在话下。
只是,这一来,公孙白的兵甲币便去了六万多,如今只剩十万不到的兵甲币,不过如今这些不重要了,重...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