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豹子、三足乌、视肉。吁咽和文王也
埋葬在这里。另一种说法认为是在汤山。还有一种说法认为这里有熊、罴、
花斑虎、长尾猿、豹子、离朱鸟、鹞鹰、视肉、虖交。
(其)[有]范林方三百里1。
【注释】1范林:树林繁衍茂密。
【译文】有一片方圆三百里大小的范林。
南方祝融1,兽身人面,乘两龙。
【注释】1祝融:神话传说中的火神。
【译文】南方的祝融神,长着野兽的身子人的面孔,乘着两条龙。
山海经卷七
海外西经
海外自西南陬(z#u)至西北陬者。
【译文】海外从西南角到西北角的国家地区、山丘河川分别如下。
灭蒙鸟在结匈国北,为鸟青,赤尾。
【译文】灭蒙鸟在结胸国的北面,那里的鸟是青色羽毛,拖着红色尾巴。
大运山高三百仞(r6n)1,在灭蒙鸟北。
【注释】1仞:古代的八尺合一仞。
【译文】大运山高三百仞,屹立在灭蒙鸟的北面。
大乐(y6)之野,夏后启于此儛(()《九代》1,乘两龙,云盖三层。
左手操翳2,右手操环,佩玉璜(u2ng)3。在大运山北。一曰大
遗之野。
【注释】1夏后启:传说是夏朝开国君主大禹的儿子,夏朝第一代国君。夏后,即夏王。儛:
同“舞”。2翳:用羽毛做的像伞形状的华盖。3璜:一种半圆形玉器。
【译文】大乐野,夏后启在这地方观看《九代》乐舞,乘驾着两条龙,
飞腾在三重云雾之上。他左手握着一把华盖,右手拿着一只玉环,腰间佩挂
着一块玉璜。大乐野就在大运山的北面。另一种说法认为夏后启观看乐舞《九
代》是在大遗野。
三身国在夏后启北,一首而三身。
【译文】三身国在夏后启所在之地的北面,那里的人都长着一个脑袋三
个身子。
一臂国在其北,一臂、一目、一鼻孔。有黄马,虎文,一目而一手1。
【注释】1手:这里指马的腿蹄。
【译文】一臂国在三身国的北面,那里的人都是一条胳膊、一只眼睛、
一个鼻孔。那里还有黄色的马,身上有老虎斑纹,长着一只眼睛和一条腿蹄。
奇(j9)肱(g#ng)之国在其北。其人一臂三目,有阴有阳,乘文马1。
有鸟焉,两头,赤黄色,在其旁。
【注释】1文马:即吉良马,白身子红鬃毛,眼睛像黄金,骑上它,寿命可达一千年。
【译文】奇肱国在一臂国的北面。那里的人都是一条胳膊和三只眼睛,
眼睛分为阴阳而阴在上阳在下,骑着名叫吉良的马。那里还有一种鸟,长着
两个脑袋,红黄色的身子,栖息在他们的身旁。
形天与帝(至此)争神1,帝断其首,葬之常羊之山。乃以乳为目,以
脐为口,操干戚以舞。
【注释】1形天:即刑天,是神话传说中一个没有头的神。形,通“刑”,割、杀之意。天
是颠顶之意,指人的头。刑天就是砍断头。所以,此神原本无名,在被断首之后才有了刑天□□称。
【译文】刑天与天帝争夺神位,天帝砍断了刑天的头,把他的头埋在常
羊山。没了头的刑天便以□□做眼睛,以肚脐做嘴巴,一手持盾牌一手操大
斧而舞动。
女祭、女(戚)[薎(i6)]在其北,居两水间,(戚)[薎]操(鱼薎)
[鱼■]1,祭操俎(z()2。
【注释】1觛:就是小觯。觛是古代的一种酒器。2俎:古代祭祀时盛供品的礼器。
【译文】叫做祭的女巫、叫做薎的女巫住在刑天与天帝发生争斗之地的
北面,正好处于两条水流的中间,女巫薎手里拿着兕角小酒杯,女巫祭手里
捧着俎器。
鸟、(z1n)鸟,其色青黄,所经国亡。在女祭北。鸟人
面,居山上。一曰维鸟,青鸟、黄鸟所集。
【译文】一种鸟、一种鸟,它们的颜色是青中带黄,经过哪个国家
那个国家就会败亡。鸟和鸟栖息在女巫祭的北面。鸟长着人的面孔,
立在山上。另一种说法认为这两种鸟统称维鸟,是青色鸟、黄色鸟聚集在一
起的混称。
丈夫国在维鸟北,其为人衣冠带剑。
【译文】丈夫国在维鸟的北面,那里的人都是穿衣戴帽而佩带宝剑的模
样。
巫咸国在女丑北,右手操青蛇,左手操赤蛇。在登葆山,群巫所从上下
也。
【译文】巫咸国在女丑的北面,那里的人是右手握着一条青蛇,左手握
着一条红蛇。有座登葆山,是一群巫师来往于天上与人间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