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青灯
一个灯笼能把我这个当过兵的大男人吓的屁股滚尿流,听上去似乎很滑稽。
可关键问题是我不光当过兵,我还是个厨子,是一个和老班长学过正统中国厨艺的厨子。
这灯笼上的规矩,我懂一点儿。
什么规矩呢?其实也很简单,如果我们仔细回想一下的话,就会发现,在中国这块土地上,除了卖灯笼的,似乎只有餐饮业最爱挂灯笼吧,特别是红灯笼!
进一步稍加留意,我们还会发现,但凡是稍微上些讲究的中餐管子,至少会在门头上挂两个灯笼。而且饭店挂灯笼的习惯还很特殊,别的行当最多是逢年过节挂出来,可饭店往往是只要开张就开始挂着,一年四季都是如此。
没学艺之前,我只以为这种爱挂灯笼的习惯是图个吉利,为了醒目。
可是当了厨子之后我却知道,这其中的原由没那么简单。
当年,我的老班长还给我详细的讲过这饭店挂灯笼的“讲究”。
那是在我即将退伍的日子里……
当时,我们师改编裁军的消息已经传开了,但是谁走谁留,没有一个定论。我们这些当兵的在忐忑中难免说些玩笑话,都爱吹牛说自己早不想在部队干了,退伍之后想干点啥啥啥的,总之,大家是牛逼哄哄,好像全都在军营里屈才了一般。
其实现在想想,当时的话,更多的是对自己内心忐忑不安的掩盖。真到我们退伍的时候,可没有一个人说这些乱七八糟的话,也没有一个人舍得离开自己流过血汗的训练场。
我甚至还记得,当年全连撤编的命令下发时,整个连队在操场上那嗡鸣的哭泣声,以及战友们拼命昂起的头颅,那是作为一个军人最后的尊严!
就在连队解散的前半个月,我问过我的老班长一个问题,说你退役之后,想干些什么呢?
老班长当时愣了,他似乎从来没考虑过要离开部队的事情。被我这么一问,反倒是好半天说不出话来。
考虑了许久之后,老班长才慢吞吞,却又精神紧张的告诉我说:“我以后要开一个鲁菜管,挂两个红灯笼的那种。”
当时我就笑了,为了缓和老班长紧张的情绪,我调侃他说:他是师里炊事班的老大,不会让他提前退伍的。而且你开个菜馆为啥非挂俩红灯笼呢?现在的年轻人爱标新立异,你不如挂几个南瓜灯,挂几个蝙蝠灯,这样可以招揽客源,与时代接轨……
我的话,让老班长有奈无奈的笑着。
随后,老班长挥手打断了我的调侃。
他告诉我说,厨师行当过去有个规矩,灯笼可不是能够乱挂出来的东西,在过去,它的作用甚至比饭店的招牌还要大。是万万不能随便更改的“标志”!
我一听这话,当即来了兴致,于是又像老班长请教起这饭店挂灯笼的规矩来。
老班长告诉我说,这灯笼在过去叫“明灯”,属火德。是至阳之物。古时候家家户户都会在重大节日的夜晚挂起花灯,为了就是利用它的火德来驱赶黑夜里的污秽之物。是吉祥的象征。
而灯笼在饭店行业中,它还有特殊的隐喻。从某种程度上说,它代替着“门神”的作用。
在过去,人们家家户户贴门神,是为了防鬼镇凶,但是唯独饮食行当不能贴这个门神。
因为按照老迷信,门神不光能档鬼,还能挡人。挡什么人呢?自然是小人,恶人,坏人。
可饭店的掌柜却认为,“挡住人”,却不是个好的兆头。
那个时候的人很迷信,厨子行当普遍认为,饭店酒楼是开店吃‘客官饭’的,自然客人就是财路,是衣食父母,不管什么人等,都不能挡。把人挡住了算怎么回事呢,也让来客心里膈应呀!?所以不但不能贴门神,还得常年开着门,以表示“开门纳吉”。
再后来,也不知道是哪朝哪代,谁人想出来的折中主意,在饭店里,门神的地位就被灯笼替代了。因为灯笼属火,既能挡住鬼魅,也能给夜里打尖的客人照亮明路,一举两得。
也因此,饭店门口挂灯笼的习俗渐渐流传开来,随着地域和饮食文化的不同,这门口挂的灯笼也都不尽相同。
懂行的人,甚至不用进店,仅仅看着灯笼,就知道这饭馆里经营的是什么彩色,对应的什么人等。
一般来说,挂一个白纸灯笼的是野店小摊,小本经营,那一盏小灯叫“暖心阁子”。挂红灯笼的则多是面向工薪的大路菜馆,那两盏红灯预示着“红火热辣”。挂八面宫灯的多为南方菜馆和私房菜色,意欲着“八面来财,制作精细”!
说道这里,老班长打开了话匣子,他还告诉...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