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九十一章 定军心·二级计划(下)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宿舍、主教、西辅楼,乃至上一次的总务楼,几乎就没有哪一次的大型行动能够在事先制订的全部路线下顺畅进行。回头看看,很多时候都是险象环生,只不过凭借着随机应变和一点运气,我们这才得以一路走了过来。

    随着两股人马被迫合二为一,本次行动进行至今虽然远未达成预期目标,却令我们还算及时地发现了一些日益严重的问题,进而倒逼我们及时做出相应的改变。我认为从某种层面来说,这样的改变甚至比事先制定的、那两个看得见摸得着的目标更有价值。

    最直接的改变便是“二级计划”被提上日程,这一点的本质其实是对校园环境恶劣程度和敌人凶险程度的重新评估。经历了这一回的死里逃生,所有人都心有余悸,在生存环境愈发恶劣、敌人强度愈发提升的前提下,我们不能再将希望寄托于每一次的临阵决机,因为运气不会总是占在自己这边。那么现在能做的,便是在制定计划时多考虑几种情况,并提前做好相应的预案,从而提高整个队伍的抗风险能力。

    二级计划的实体是多向预案,在这方面我们其实具备着先天优势,那就是充足的人力。在集体头脑风暴的力量面前,制订出这些预案并不会花费很长时间。

    由于本次对总务楼的探索仍将持续下去,我们制定相应次级计划的根据自然是行动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几种突发险情。很快,所有人都知悉了接下来的详细行动指南。

    第一种情况是在楼内正面遭遇大规模尸群。显而易见,这是相对较好处理的一种情形。经历了不久前的那一次死里逃生,心有余悸的我们已经确定此次行动将不再分兵作战,整体安全性将因此而大幅提高。而当装备精良、精锐尽遣的幸存者大部队面对尸群,胜利的天平无疑将向这边严重倾斜。别忘了,四天前的我们就曾凭借成功的团队协同作战,以“零伤亡”的优异战绩结束了科技楼保卫战。再看四天后的我们,经验已进一步丰富,羽翼也进一步丰满。哪怕尸群中混杂了一些特殊感染者,只要是正面交锋,这第一种情况都应该是威胁最小的。

    反过来,如果那个在我预感中一手导演了屠杀的敌方首领真有足够的智商,它不大可能选择这一种进攻方式。而如果真的发生,我们只需按照一贯做法组织好阵型,正常应战便可。

    第二种情况则是突然遭到多于一只的特殊感染者同时急袭。在以往的战斗中,这是最容易造成直接减员的情形。男宿舍楼的李刚、主教学楼的王伟罗、礼堂的萧桐…;…;稍不留神,便又要触及那些不愿回想的记忆。众所周知,特殊感染者往往有着普通丧尸所不具备的高危特性,比如高速、爬墙、跳跃、利爪等,甚至出现过少数形态怪异的变种。

    概括起来,这些特殊感染者最大的威胁来自于它们的敏捷性。无论哪一种特感,都明显有别于反应和脚步都较正常人类慢半拍的普通丧尸,这也是其恐怖杀伤力的根源所在。当面对它们的直接进攻时,稍有不慎,便很容易受伤甚至直接当场交待。

    针对这种情况,最终得出的方案是必须立足于良好的预警。也就是说,在总务楼内行进的时候都要在队伍边缘安排专人进行警戒,不给潜在突袭者发动先手的机会。根据经验,只要能第一时间发现不速之客的存在,避免其第一击轻易得手,接下来就会好办得多。

    基于对第二种情况的分析,我们制订二级计划的结果是从精神上始终高度警惕“特感急袭”这一潜在威胁,而不是在事情实际发生后才采取措施。没错,这是只有从源头上才能防控的风险。

    第三种情况是综合了前两种情形,也就是在正面于尸群的交战中遭遇来自其它方向的特感急袭。这本应该是只有我们人类才能运用的“正合奇胜”之策,现在也不能排除其可能性。既然要做多向预案的二级计划,每一种能事先想到的可能都应该列入考虑范围。

    最终结论不难理解,那就是在常规列阵的基础上保持“边缘警戒”的被动防御属性,即使在正面战况最激烈的时候也要维持部署在队伍外围的专职警戒人手,防止偷袭。还好我们人手充裕,即使抽调一部分去边缘警戒,依然不至于影响正面战局。

    以上三种是我们稍后在总务楼内可能遇敌的三种主要情况,这也是基于过往的惨痛教训而得出的结果。经过一番分析,大家心里也有了些底,因为此前突发事件而遭到打击的士气也进一步有所回复。

    但所谓的二级计划并不止于此。连我都不得不惊叹于集体智慧的伟大。

    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