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晴的功底深厚,源于家学。不论是纵横全面的大局观,还是分析问题的小切口,或是阐述道理的方式、贴近实际的举例、鞭辟入里的评论、抑扬顿挫的文笔,都堪称上乘。
这些东西,说与生俱来有些夸张,但确实是伴随着路老爷子从小所教而来的,很多东西已经溶在了骨血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有此才华,当然也非一日一功。
所以,虽然自己在大学里学的就是中文专业,也算是科班出身,但是说实在话,在大学里那四年,自己还真是没学着什么真东西,尽混日子来着。再加上和左赫的姐姐——左青的青涩之恋,文字方面没积累什么功力,也就是往前推着走而已。
也正因为如此,其实自己到了市委办公室之后,就算是进了秘书科,成为王亦选钦点的大秘,也有意无意地对文字绕着走。平时热衷于协调一些具体事务,大块的文字活儿,都丢给市委研究室去弄。王亦选对此颇有微词,他自己也知道,只是故作不知,掩耳盗铃而已。
但是,群众的眼睛总是雪亮的,时间一长,本性都会暴露无遗。于是,这些年他在市委大院里也留下了“跛脚大秘”的称号。
这一切的改变,都源自上次参加全市副处级干部考试。那一次,得到了王亦选的特批,路晴来给自己当教官,实施魔鬼特训。从那时开始,他才算是真正知道了这答题只是逻辑思维与文字表达的一种体现。同样的,写文章也是如此。
这之后,伴随着王亦选一直要求自己加强文史方面知识的积累与理解。慢慢的,他自己也感觉到,文字水平好像确实在慢慢提升,至少再也不会把摆弄文章的活儿往外推了。
人的感觉就是这样,往往要比别人的感觉来得滞后一些。当自己感觉到有变化的时候,别人往往觉得你已经是沧桑巨变了。
这之中,就包括与他几乎是朝夕相处的王亦选。
敢弄文章,敢显摆文史知道,是这位市委书记觉得他身上最是可喜的地方。好几次都当着他的面夸赞,臭小子,最近文史知识积累得不错,小豆腐块儿也码得越来越有意思了啊!
要知道,这话从王亦选口中说出来,可是大大的不易。跟着王亦选这么多年,还从来没见这位北大高材生夸赞过谁的文笔。更何况,王亦选这人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对越是靠近身边的人,要求得越是严厉。所以,如果不是自己有了长足的进步,王亦选不可能给出这样的夸赞。
同理可推,既然如此严苛的王亦选都深感惊异,其他人就更不用说了。于是乎,一传一,十传百。自此之后,再也没人叫他“跛脚大秘”,取而代之的是“文武全才”,再加上他原来鬼点子就多,所以有人给他取了一个大长串的浑名:“能写能喝还能说的文武智多星”,也算是对他的华丽转身和这么多年在大院里的积淀作出了全方位的认定。
至于骆青,这位从小跟着父亲和叔叔在胡同里靠着刀枪棍棒成长起来的“黑道公主”,在文学方面得到的良好教育几乎是空白。当然了,有弊就有利,正是这种被动的空白,增强了她心中对于得到文学等方面良好教育的渴望。
所以,打出名堂之后,逐渐将买卖由黑变灰,由灰变白,是她定下的战略。而能够将这个战略付诸实践最重要的一环,就是重新学习文化知识,尊敬并重用有文化的人。正因为如此,她才会派鬼脚七阿饼去北京的各大名牌院校招揽人才,才会不惜重金聘请名师教授自己知识。
这一切,都发生在认识他之前。也就是说,在认识他之前,骆青就已经有了这样比较笃定的认识。
而在认识他之后,她的整个价值观念发生了很大改变。尤其是对于传统文化的渴望,更加强烈了。在她的眼中,唐卡就是既博学多才,又风度翩翩,还虚怀若谷的那个极致之人。在看到玩世不恭的霍小公子跟着他不到半年就发生了不可思议的变化之后,更令她坚定了这个信念。
于是,虽然后来因为他被流放卧虎镇事件,叔叔将她赶到了美国去念书,但她满脑子想的还是他。可喜的是,通过不断近乎残酷的学习,她的文学素养还真是一天一个变化,甚至让他也刮目相看,连呼想不到。特别是这些天通过“马放青山”ID发送出来的文章,更是令他惊异不已。
对于文学与文字的学习把握,真是有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短短数年,甚至数月、数日,就有可能彻底改变一个人的素养。这里面,暗含了多大的能量啊!
因此,现在的唐卡,可以说是如虎添翼,而且是插上了遇神杀神、见佛杀佛的“黑白双翼”。有这样聪慧绝顶而实力强劲的“黑白公主”相助,还愁笑笑生不灭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