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可别小看了流动小摊, 根据周芸芸上辈子的经验来看,利润应该也很可观。至于这里头的烦琐事儿倒是少不了,可既然想要赚钱, 有麻烦也是在所难免的。
唯一的问题就是……
她如今是官太太。
孟谨元已经不单单是读书人了,他是翰林院编修,正七品官职。哪怕本朝并不似前朝那般对商人极为严苛,可说到底,士农工商, 商人仍属于末流。
先前, 孟谨元好歹并不曾真正入仕, 倒也没有太大的忌讳。可现如今, 孟谨元非但入了仕途,还是在礼教最为严苛的翰林院,哪怕孟家本身并不做任何买卖,叫同僚、上峰知晓他的岳家不但是商人, 还忙着折腾流动小摊的事儿……
不违律法,却难逃流言蜚语。
偏生,有时候流言蜚语比冷刀子更伤人。
周芸芸迟疑了一下,先瞧了瞧刘春花,又看了周家阿奶一眼,欲言又止。
她没法直接开口阻止, 毕竟说白了她已经是孟家的人了,再一个,娘家帮衬她极多, 她也没有立场再做什么。
就在此时,周家阿奶先开了口。不曾直接说这事儿,却是回忆起了多年前的事儿。
“说起来,咱们老周家原也是从小摊小贩起家的。那是多年前的事情了,每日里天不亮就得起床,公鸡都还趴窝呢,咱们就得肩挑手抗的往镇上赶。像春秋也就算了,冬日里别提有多遭罪了,可为了养家糊口,就算再累也得咬牙熬着。”
“那会儿我就想着,等往后有钱了,一定要买辆牛车,好歹不用这么受罪。要是还有余钱,我还想盘个小铺子,一样都是做买卖的,这小摊小贩见天的风里来雨里去的,要是有个铺子,那可就舒坦多了。”
“后来,日子还真就愈发好了。牛车有了,铺子有了,我还托祁家那位帮着在京城里也置办了产业。铺子、庄子、田产……说起来也不过几年工夫,可搁以往,那真是想都不敢想的。”
听周家阿奶这么一说,不单周芸芸陷入了回忆之中,一旁的刘春花和柳家两位嫂子也跟着沉默了。
周芸芸这头,仿佛穿越还在昨个儿,一转眼却已经过去数年了。她长大了,嫁人了,生子了,家里也变了太多太多,唯一不变的恐怕就是阿奶对她的疼爱。
刘春花则想得更多,虽说她的性子比周芸芸更俏似阿奶,可毕竟她的出身摆在这里,哪怕刘家离大富大贵还有很大一段差距,可平心而论,她是真的从小到大没有吃过丁点儿苦头。
起初,刘春花还有些不大明白周家阿奶这话的意思,毕竟她的原意也不是让自家人上街面吆喝着做买卖,不过听着听着,倒是渐渐的琢磨过味儿来了。
她想起了自家老爹。
却说刘家在县城那头也算是比较出名的人家,不是最富贵,而是最出名。
原因有三。
其一,刘老爷为人略奇葩,属于典型的“我不占你便宜,但你也甭想沾我丁点儿好处”的人。
说白了,刘老爷就是独,只喜欢吃独食,也仅信任家里人,做买卖多年连个合伙人都没有,甚至稍远一些的亲眷都不稀得跟他来往。只因这人小气抠门到一定的境界了,哪怕你舔着脸上门,也别想捞半点儿好处。久而久之,哪怕刘家再有钱,也门庭冷落。
其二,刘老爷的运道和能耐都是一等一的,哪怕他为人再怎么奇葩,都不能否认他确实是做买卖的料。做啥红火啥,入行多年,真要算起来,唯一做过的亏本买卖大概也就是给自家闺女招赘这件事儿了。
其三,就是刘家这位春花闺女了。
因着这三点,刘家在县城里是真的出名,哪怕论家产够不上真正的大富大贵,论名气却比县城首富都出名。
就是名声不咋地。
忆起还在县城时,自家老爹天天愁眉苦脸,为的就是没个好名声,刘春花终于回过味来了,懊恼的道:“是我考虑不周,咱们已经盘下了铺子,做起了大买卖,冷不丁的走回头路,别等下人家怀疑咱们家没钱了。”
周家阿奶见她明白了,微微点头,心道这闺女比自家几个蠢驴投胎的儿子孙子可真是强了太多了,便道:“怀疑咱们家没钱是一回事,同样的东西,你搁酒楼也卖,搁小摊子上也卖,这东西咋定价?”
薄利多销是没毛病,可先前建立的品牌效应却是瞬间垮台了。
还有一点,老周家先前是如何发家的,这点已经不重要了,左右隔了那么远的距离,谁也不会闲的蛋疼去大青山一带打听的。况且,就算打听了也无妨,英雄不问出处,谁还没个白手起家的情况?哪怕是祁家大少爷,哪怕往上数祖宗十八代都是富人,那再往上呢?总归也有个穷祖宗。
可已经发家...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