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调查的资料整理分析阶段
此阶段是做出并提供专项调查的最终成果阶段。
这一阶段的工作主要目的为:
一是将专项调查取得的大量原始资料进行加工整理,使之系统化、条理化,以总结、分析、研究其规律性和本质;
二是对专项调查资料进行开发应用;
三是撰写专项调查分析研究报告并提供给有关部门,为各级党政领导服务、为企业服务、为全社会服务。
这一阶段的工作主要内容为:
一是进行数据审核、查询;
二是进行专项调查数据处理;
三是确定专项调查资料分析研究方法,并进行专项调查分析。
四是撰写并提供专项调查报告。如有必要,还可召开新闻发布会。
二、专项调查分析
(一)专项调查分析的概念
专项调查分析,就是根据专项调查目的,应用科学的方法,对专项调查得到的资料进行分析研究,从中找出所调查事物或现象的本质及规律,用以说明现状、揭示矛盾、预测趋势、提出对策。专项调查分析的最终表现是专项调查报告。
(二)专项调查分析的目的
1、实现专项调查目的
任何专项调查,都是为了获取有关信息,为某一特定目的服务。为实现这一特定目的,不能仅靠表面现象的简单反映,而必须对这些表面现象进行深入分析研究,才能找到其内部联系、趋势及影响等深层次结论。
2、专项调查分析是专项调查的最终成果。
这也就是说,只有进行专项调查分析,才能得到说明现状、揭示矛盾、预测趋势、提出对策的专项调查的最终成果。
(三)专项调查分析的方法
1、专项调查分析的要求
专项调查分析,要突出专题、对准需求、找准问题、提出建议;要注重分析质量,做到有深度、有水平、出精品;要避免千篇一律、模式化。
2、专项调查分析的方法
专项调查分析通常采用描述性分析、预测性分析等方法。
(1)描述性分析
所谓描述性分析,一般是指利用专项调查取得的调查资料,对调查的对象及现象进行描述和具体的分析研究。
描述性分析的具体方法主要包括对专项调查数据的分组分析、集中趋势分析、离散程度分析和相对程度分析等几个方面。
(2)预测性分析
所谓预测性分析,一般是指利用专项调查资料和所搜集得到的统计、会计、核算等现有资料,对调查的对象及现象进行分析和预测。
预测性分析,除用以分析现状外,还必须要进行一些必要的预测,以揭示未来的发展变化趋势。
(四)撰写专项调查报告
专项调查报告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其内容和具体要求如下:
1、导语
即对专项调查目的、意义、性质作一简要交代。为了增加专项调查的可信度、认知度,以及使用的时效性,有时还需对调查范围、调查单位数量、调查时间、调查资料的时间范围等予以说明。
导语必须简捷,切忌过长。
2、专项调查结果及分析研究结论
这一部分是专项的主体,具体反映专项调查的结果及分析研究的结论。
撰写专项调查报告的这一主体部份,要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观点与数据的统一协调;
(2)突出重点、文字简炼;
(3)观点明确、概括力强;
(4)紧密围绕主题和所要说明的问题;
(5)文字、数据、图表的结合使用;
(6)逻辑关系清楚。
3、对策建议
就是根据专项调查结果及分析研究的结论,提出可行的咨询决策建议。对此,要求针对性强,具有可操作性。
通常来讲,专项调查报告篇幅不宜过长。